巴陵戏

巴陵戏,原称“巴湘戏”,因艺人多出自古巴陵、湘阴和临湘之故。由于形成和流行的主要区域是古岳州府,故而又叫“岳州班”、 “岳阳戏”。1952年,以岳阳古称巴陵郡,始定剧种名“巴陵戏”。 巴陵戏是由昆腔的地方化而形成于明末清初,风格朴实粗犷,雅俗共赏。主要流行于今岳阳市所辖各县(市),及湖北通城、崇阳,江西修水、铜鼓等县,是近400年来湖湘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。


01.png


巴陵戏用中州韵、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为其舞台语言。有昆腔和弹腔两种声腔及杂腔小调,以弹腔为主。昆腔源于明代盛行的昆山腔,现存用昆腔演唱的剧目有《天官赐福》《六国封相》等七个,另有一些剧目由于文词典雅,节奏缓慢而改唱弹腔,大量的曲牌则用于演出排场之中。弹腔是巴陵戏的主要声腔,属皮黄腔系,习称“南北路”。“南路(二黄)”源于安徽徽调, “北路(西皮)”源自西秦腔与北曲。唱腔板式与其他皮黄剧种基本相同,但也有不少独具特色的腔调与板式,如西二黄、南转北、北改调、南拉北唱、南一字板等等。巴陵戏不仅对皮黄腔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而且被戏曲史家认定为影响汉剧形成的“重心”。1960年又创作了[巴陵高腔]。自清代嘉庆以来,巴陵戏即成为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。


巴陵戏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,作为以歌舞表现故事、刻画人物的特殊手段。专业分工严格细致,各行演 员 多 数 要 求唱、做、念、打全面发展,近代尤以 武 戏 驰 名 湘鄂。表演程式丰富,素以“内、外八功”作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。 “内八功”以“眼法”为统帅,虽然主要概括为“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悲、愁、恨、惊”八种基本功夫,但是常用眼神有30多种,都是刻画人物内心精神状态,表达人物情感必需掌握的技巧。 “外八功”:手、腿、口、身、颈、武、道、扎,是外在身形和道具扎扮的运用。二者通过“浮沉吞吐”的调节,紧密结合,塑造人物。唱功强调“字是骨头腔是肉”,归字归韵,字正腔圆。道白注重口风、口劲和喷口,讲究吐字清晰,高低远送。专业分工,演员分生、旦、净三大行,每大行又分五小行,共十五个行当。除各大行入门学戏的一个行当外,其余十二行多须文武不挡,唱做兼工。职员有内、外管班,三箱六场面(乐队)、三茶担四伙房,以此组建巴陵戏江湖班的基本班底,巡回演出于广大城镇乡村。为使巴陵戏永葆艺术青春,2006年,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。2011年,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,岳阳市委市政府将巴陵戏剧团、花鼓戏剧团和歌舞团改组重建,成立“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”(岳阳市艺术剧院),认真落实各项保护措施。近几年来,好戏连台,成绩斐然,巴陵戏必将迎来繁花似锦的美好春天。



相关阅读
参与评论